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和办学理念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8-05-21浏览次数:33070

校 训:修德砺能

校 风:进取创新

教 风:敬业厚生

学 风:勤学敏行

办学理念:立足地方 服务社会 育人为本 彰显特色

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和办学理念释义

校训:修德砺能

“修德”语出《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”;“自天子以至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。“修”原意美好,后引申为学习、培养、整治、锻炼、提高等。“德”指道德、品行、操守,是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。以“修德”为训,旨在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,要求我院师生重视思想境界和道德层面的提高,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,积极倡导传统美德,切实维护职业道德,努力完善个人品德。“砺能”的“砺”字语出《尚书》:“砺乃锋刃,无敢不善。”原意为名词“磨刀石”和动词“磨”,后引申为锻炼、磨练。“能”字语出《诗经》:“各奏尔能。”指才干和技能。以“砺”为训,旨在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,要求我院师生重视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的培养,坚持以育人为基础,以就业为导向,以发展为目标,做到能教、会学、善管理。

校风:进取创新

“进取”与“创新”,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和目标取向,是继承和发展、思与学、知与行的统一。对于我院而言,“进取”,就是要不断充实、更新、完善自身,在求真务实、树标立范、成长成才、建功立业的过程中百折不挠、超越自我、永远向前。“创新”,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、开阔思路、转变观念,不断确立新目标,积极拓展新思路,及时解决新问题,切实取得新成就,努力达到新高度。

教风:敬业厚生

“敬业”,古人解释为“谓艺业长者而敬之”,或称“敬业者,专心致志以事其业”,包括孔子所说“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”,概括而言都是讲一个道理: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,要有恭谨、严肃、认真、负责的态度。“厚生”,出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正德、利用、厚生、惟和。”原意为“使民众生活富足”,这里借用“厚”字引申为“重视、关爱、宽容”,借用“生”字则专指“学生”。敬业厚生是为师者的使命和天职,敬业为源,厚生为本,两者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。

学风:勤学敏行

“勤学”是一种求知砺能的态度,就是勤于学习、刻苦钻研、学会求知。学生应以勤学为先,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,要多学、勤问、善思,重知识积累、重技能提高、重人格培养。“敏行”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方式,就是勇于实践,行动快捷,抢抓机遇,善抓机遇。学生应以敏行为本,要积极、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,并通过实践去促进自己的反思与成长。

办学理念:立足地方 服务社会 育人为本 彰显特色

“立足地方”是我院办学的“出发点”,是确立办学定位的“风向标”,是教育兴邦、人才强市的先决条件。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省会城市的政治经济属性,为我院依托地理环境和地方资源的优势开展高等职业教育,奠定了更深的基础,营造了更好的环境,创造了更多的机会。“服务社会”是我院办学的“制高点”,是检验办学质量的“试金石”,是学校功能、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。围绕社会需求,根据自身条件,尽可能多地为各类用人单位培养并输送合格而适用的人才,始终应当成为我院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。“育人为本”是我院办学的“着力点”,是坚持办学方向的“助推器”,是素质教育、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。要以学生为主体,以教师为主导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,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“彰显特色”是我院办学的“增长点”,是提升办学层次的“催化剂”,是开放办学、多元育人的时代要求。以需定产,定向培养,形成专业特色;因材施教,一专多能,形成人才特色;各司其职,高效运转,形成管理特色;学术领先,思想活跃,形成文化特色。


关闭
XML 地图